《博物馆奇妙夜2》:怪兽再次怒吼
■文/慕容天涯
《博物馆奇妙夜》系列的首部曲,在几年前因为本·斯蒂勒的百“贱”不殆,和题材的老少通吃成为了吸金桶。虽算不上惊艳,但是至少凭借着圣诞档期的票房爆棚表现不俗。而这部续集,更是在过去一周内把第4个终结者故事搞得很抑郁,让鄙薄此类影片的人们为之侧目。
仍旧是那个说法:从某种观念上说,此类型影片是娱乐万花筒,且一直拥有着众多的变种。它的近亲包括早期的好莱坞科幻巨兽。还有那频频在美日间乱窜的哥斯拉。以及90年代被中国观众广为熟知的影片《勇敢者的游戏》。这些神鬼怪力的出现常常伴随着无害化的结果和轻微的恐惧感,通过制造一些物质的破坏作为其存在的依据,借以干扰整个社会的平衡。这种以时空对换造成的诡异错位和文化隔阂可以引发笑料。同时,整个故事更是由于“穿越”显得异彩纷呈。
于是,综上所述。在《博物馆奇妙夜2》中:怪兽+穿越+贱喜剧达到了一种娱乐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这是一部怪兽类型更丰富的续集。丰富的原因得益于拍摄场地的变迁:怪兽复活地从原来的纽约博物馆移至与华府心脏地带一墙之隔的国家博物馆群。不仅展馆增多、且藏品更加五花八门。涉及的种类从蜡像模特,变成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极富代表性的人物和艺术品。
怪兽中,不但引进了巨型章鱼添砖加瓦,且搞出了大量的科技力量产物。人类飞行器历史在片中更是几乎一目了然。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续集中众多的出场人物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埃及法老卡门拉成为了反派中的领军人物。率领着身高常常被剧中人拿来揶揄的拿破仑,口口声声“不雷人”的伊凡雷帝,以及《疤面煞星》的原型冷酷的黑手党卡彭。组成了反派邪恶军团。这起到破坏性作用的帮派,与第一部中的罗马将军和西部牛仔及蒙古民族等好战人物的作用相符。当然,除了这些真正所谓“心狠手辣”的家伙,片子对《芝麻街》和《星战》的反讽和灵活嘲弄简直令人无语到了极点。不过与首部曲稍有不同的是:续集中的危险的一派成员,不单单只有看似文化没落和弱势的种族了。那些在西方文化中的传统观点被定义为野蛮,喜好杀戮和惯用暴力的民族有了解脱的理由。首部曲中的反派终于不用再去背负祖先过多的债,因为反派中加入了众多西方传统主流社会的坏家伙,和被津津乐道的影视文化人物。这对那些首部曲被定义的“野蛮”的一群算是简单的慰藉和勇敢的自嘲?
而文化名人和艺术藏品趋向于正派的,则是类似首部中罗斯福总统和复活节岛石象与玉狮子一般的家伙。不仅有惊天动地且把“统一论”挂在嘴边的林肯巨型塑像。还有特立独行的传奇飞行员,女主角爱米莉亚·埃尔哈特。以及主人公身份至今存疑的摄影作品《胜利之吻》。尤其后者那颠覆时空理念的真实穿越,色调黑白彩色互换的意外,庆祝胜利街景的重现。以及引出的手机起源故事让人不仅惊喜且印象颇深。当然,请不要忘记那频频拍出POSE大秀肌肉的思想者雕塑。曲风变换不定的小天使演唱组合。以及疯狂摇头不止的爱因斯坦帮……
这些怪兽、人物、艺术品以杂乱的姿态出现,在每一时段负责延续影片剧情。而由本·史蒂勒扮演的主人公莱瑞显然成为了串联一切的线索。于是,等到这些出场人物怪兽们与现实发生交集后,制造出了不停止的笑点。这种笑点的出现虽不集中且杂乱,却依旧彰显了编剧的智慧。把每个笑点制造者的特征最大化处理。当然,这一切所依托的技术升级依旧明显,除去“小人组合”在开篇的某些镜头中显得人物边缘与背景处理得有些模糊外。章鱼老兄的质感、飞行器穿梭时的速度感、罗马小人骑松鼠的狂奔时动静反差结合等细节都足够完美。良好的影像技术在片中,成为了将这一切夸张材料炖成杂烩的熊熊炉火。
再者,除去一些新鲜的桥段和人物,延续自首部曲中的一些小细节仍值得玩味。猴子有了它的“六耳式”太空亲戚后。演出了首部曲中倍受欢迎的狂扇耳光戏码。这也是片中少有的本·史蒂勒式“贱”喜剧桥段之一。其实,通观此片可以发现:本·史蒂勒越来越“不贱”的这种趋势在片中正有所体现。而这一切在去年本·史蒂勒的片子《热带惊雷》中便可以察觉一二。除了那段拿真人尸体上演呕吐做派的“真戏假作”外,那电影的一切都算得上是有点人模人样的跑偏。让阿汤哥变秃子骂脏话大煞娱乐圈风景,把小罗伯特·唐尼抹黑得到小金人提名眷顾,都算得上是十足的意外。其实,这种转变对于喜剧演员算得上是个好消息。周星驰和金凯瑞早就完成了这种蜕变。他们在这种转变之后都拍两种电影。第一种为《喜剧之王》或是《暖暖内含光》般的深刻另类。《热带惊雷》就多少有那么点意思。另一种依旧为娱乐大众而存在。《博物馆奇妙夜2》便是如此,他提醒你本·史蒂勒依旧是个活宝。你别忽略了他的存在。
最后,谈一谈近年来一直在风口浪尖被热议的引进片之国语配音问题。一直以来,国配的问题颇多且值得商榷,比如《后天》的“融化”问题,《变形金刚》中柱子哥说给老威的“你死我活”,以及甚至刚刚过去的《东邪西毒终极版》那味同嚼蜡的读课文式旁白。他们都让引进片采用配音方式蒙上了一层暗色。但是,不可否认国配的好处,一可省去字幕烦恼,二来观之流畅。于是,能跨文化般借着时效、新闻、文化流行语在片中弄出些小意外便成了主流打法。从2006年的《加菲猫2》启用网络语言起,“国配新模式”算是稍稍抬头。次年《忍者神龟》的“你太有才了”算作预热。直到如今的《博物馆奇妙夜》中“雷人”“山寨”“暂住证”大行其道彻底成为沸点。算是为引进片锦上添花了许多。但是,究竟这种已经接近改编的方式知否值得推广,依旧有待考证。很多原配里的意思是否被曲解也成为了被关注的焦点。
但不论如何,这部电影虽然低幼可笑、虽然百贱百战、虽然调料过多、依旧算得上是娱乐佳品。还是那个观点:这类不用大脑的好莱坞流水线标准产品很可怕。它们像是完美的怪兽。骨骼结构为故事梗概刚劲有力、肌肉皮肤似影像技术完美无缺、跑走跳跃仿演员风格行动如风、无不令人感受到那种没有破绽的强大和无所不在的侵袭感。
它们就这样有力的奔跑,足迹遍布全球,跨跃海洋大洲。再次对着影院的每一个座位、发出怒吼。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